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观察

全国性氢交易平台正在酝酿

2022.09.20 浏览量:518

近日,上海市发改委发布的《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以下简称《若干政策》)提出,探索建设氢交易平台,支持国内氢能龙头企业、碳交易专业平台机构等在临港新片区联合设立统一、高效的氢能交易平台。

业内认为,在加快发展有规模有效益的氢能产业过程中,需要将系统观念贯穿“双碳”工作全过程,发挥碳市场价格引导作用,推动氢能与其深度融合,以实现高质量发展。在此背景下,全国性氢交易所建设迎来机遇期,国内氢交易市场正在酝酿。

上海基础优势显著 

《若干政策》指出,上海将研究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标准、方法学,探索氢交易及绿氢交易、价格指数、溯源认证、氢储能等参与电力市场和氢能碳减排的市场化交易机制,推动清洁氢产生的减排量纳入自愿碳减排市场交易,逐步探索建设全国性氢交易所。

记者注意到,今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1周年之际,上海电力就已联合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北京国氢中联氢能科技研究院和上海临港氢能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举行了共建上海氢交易所合作协议云上签约仪式。根据协议,未来上述4方将发挥资源互补优势,共同参与上海氢交易所的建设。

“上海是全国乃至国际重要的金融交易中心,是多种大宗商品以及碳排放权的主要交易地。选择上海作为全国性氢交易所,有利于借助上海金融交易基础优势,增强氢能交易的影响力。”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孙传旺表示。

江苏国富氢能技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战略总监魏蔚认为,上海是第一批进入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的城市,也是全国氢能产业发展的高地,拥有良好的化工和能源基础,同时也是我国的金融中心。因此,无论是从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还是金融交易平台建设角度看,上海的资源禀赋条件都极具优势。因此,《若干政策》中提到的评估方法、价格指数、交易规则等,上海都有望走在全国前列。

助力实现降碳目标

探索建设全国性氢交易所,背后的需求导向不容忽视。发展氢能产业,推进我国能源体系加快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已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

孙传旺认为,氢交易的本质包括商品交易属性和气候金融属性。“氢能本身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广泛的使用场景,具备商品交付与价格发现的功能;同时,氢交易对于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减排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通过金融交易手段助力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

“氢能加入交易市场将对氢能产业带来三重利好。首先,有利于增强氢能产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健全氢能产业标准体系;同时,有利于通过金融交易体现氢能价值,促进氢能供应和多场景应用发展;最后,有利于推动氢能技术创新,拓宽氢能产业融资渠道,支撑氢能产业规模化和高质量发展。”孙传旺表示。

“如今,全国碳交易市场已启动1年,未来,更多传统化石能源制氢相关行业将被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这将推动制氢企业更加关注可再生能源制氢,倒逼企业向清洁制氢工艺转变。”魏蔚指出,建立氢交易所,推动清洁氢产生的减排量纳入碳减排市场交易中,有利于进一步降低绿氢成本,提升氢能市场竞争力,加快氢能产业市场化进程。

标准体系待完善

受访人士指出,全国性氢交所的设立对于氢能产业而言是重大利好,但现阶段,我国碳交易市场及氢能产业均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需完善相关标准体系,进一步提升氢能利用的经济性。

“在探索建设全国性氢交易所过程中,要加快制定氢交易的相关标准,规范氢能的交易模式、交割方式、交易主体、准入门槛等,推动氢交易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孙传旺指出,需要注意的是,基于氢的金融属性,加强氢交易的金融风险防控,让市场价格充分、合理地反映氢能价值是重点。长远来看,要逐步推动氢交易、电力交易和碳交易联动,更加有效地发挥市场机制在低碳转型过程中的调节与优化作用。

为更好地抓住全国性氢交易所的建设机遇,氢能产业还需更多突破。魏蔚表示,虽然氢交易市场前景广阔,但目前我国氢能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关键零部件及核心材料等与国外先进技术仍有差距,还需在成本、市场、应用场景等方面持续攻坚。“此外,碳交易市场在我国也刚刚起步,目前碳交易价格偏低,在国际上缺乏权威性。为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应在持续探索交易机制、完善标准体系的同时,着力提升绿氢生产规模,不仅要满足我国绿氢需求,也要为未来的绿氢出口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