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经济体与任何单一化石能源进口来源国过度捆绑都具有极大风险,我国能源转型要立足现实、放眼未来,加快构建多元化、多角度、多维度的能源体系。这是从11月17日举行的2022中国国际石油化工大会分论坛未来能源大会上传出的信息。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李彬表示,在新发展格局和碳排放目标的约束下,节能增效与低碳转型成为未来能源发展的重点。我国石化化工行业正在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多元化能源体系的支撑。
博众智合能源转型论坛中国区总裁涂建军表示,当前,全球能源危机叠加、俄乌冲突持续,在本轮全球能源转型过程中,有关各方如何应对影响能源转型的地缘政治冲突,必将对国际格局的走向和全球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他还指出,电气化和清洁化将是能源转型的主要方向,中国要及时制止因化石能源价格高涨导致部分地区出现碳排放冲高峰的短期行为,同时还要积极参与完善全球能源治理体系建设,以确保中长期的能源供应安全。
中国电建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陈观福表示,氢能因具有热值高、零排放、利用形式多样等优点,已被多国列入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并被视为可有效接替化石能源的战略性转型方向。但全球“绿氢”市场仍处于导入期,需各方共同培育和开发国际市场。
电动汽车百人会氢能中心主任、山东氢谷新能源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真认为,氢能是现代能源体系的枢纽,发展氢能是产业链下游深度脱碳的必由之路。未来,氢能在终端能源中的占比将高达10%~20%,在能源消费体系中的占比将超过天然气。同时,氢能作为新兴产业可通过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助力工业体系由高碳排放转向低碳排放。
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专业副会长兼秘书长曾少军谈道,在构建多能互补的新能源体系过程中,尚存在大规模风光基地难消纳,电力系统灵活性、安全性有待提高,分布式发电运行效率低、运行成本高,可再生能源制氢成本高、运输难等问题,这都需要通过提高储能能力来解决。因此,要加快构建以储能为核心多能互补的新能源体系,包括促进新型储能形式多元化发展、集中式与分布式存储能并举,积极发展源网荷储和多能互补、创新产业模式等。
来源:中化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