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最新动态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2)氢能产业论坛成功举办

2022.09.20 浏览量:760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2)氢能产业论坛于2022327日下午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成功举办。本次氢能产业论坛结合氢能迈向规模示范新阶段财税金融政策如何协同支持氢能产业发展两个主题,研讨氢能在交通、工业脱碳、储能、建筑等多场景的应用潜力与商业路径产业链关键技术如何创新突破探索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以及财税与金融政策如何协同支持氢能产业快速发展。

 

(图1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张永伟)

(图2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氢能中心主任 张真)

 

论坛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氢能中心主任张真主持,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庄信万丰高效自然资源板块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钱挺,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柴茂荣,清华大学副研究员、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秘书长王贺武,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于民,北京绿色交易所董事长王乃祥,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副所长史英哲,农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杨钧凯,恩泽基金总经理周雨萱,壳牌氢能事业部亚太区总经理陈肇楠等做主旨演讲。

 

一、上半场主题:氢能迈向规模示范新阶段

 

首先,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发表致辞。我国氢能产业发展有两个重大的发展背景:一是世界格局变化带来的全球能源价格不断上涨;二是刚刚发布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为氢能产业明确了目标和方向。未来,有5点值得思考。第一,在供给端,如何实现氢能绿色和经济的均衡化。第二,在产业端,企业如何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实现盈利。第三,在应用端,如何让应用示范可持续、可复制,是示范城市和参与示范的企业需要认真研究和思考的问题。第四,在基础设施端,如何推动加氢、充电、换电、加油、加气新型设施的融合发展,是能源企业、充电桩企业、加氢设施运营商共同关注的问题。第五,在金融端,如何体现绿色溢价,是助推氢能发展的重要措施。未来氢能的发展,如何做到氢能的经济可用、企业可盈利、应用示范可持续、基础设施可融合、投资和金融可溢价,是推动氢能向更深、更高质量发展需要考虑的深层次问题。

 

(图3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

 

陈清泉院士从双碳目标出发,剖析了氢能在我国未来能源中的地位和四网四流融合推进碳中和、促进数字经济等方面的作用,指出氢能与“四网四流”融合对助力碳中和的重大意义。通过联动汽车革命、能源革命和信息革命,以及“四网四流”融合,降低能源强度和CO2强度,助推“碳中和”。

 

(图4 庄信万丰高效自然资源板块中国区董事总经理 钱挺)

 

庄信万丰高效自然资源板块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钱挺指出,从能源结构的源头改革角度,可再生能源特别是风电光电占比绝对量会实现大幅的增长。从成本角度,西部北部地区光电风电的成本已低于火电成本,未来绿电成本和价格会进一步下降,全面推进电气化是实现能源消费端脱碳、建立绿色低碳循环体系的必然选择。清洁氢作为工业原料或还原剂,是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和水泥等行业实现深度脱碳的重要抓手。

 

 

(图5 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 柴茂荣)

 

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柴茂荣指出,在北京冬奥期间,国家电投氢能公司在延庆赛区、北京赛区共投入了近200辆,其中延庆赛区50辆,北京赛区90辆,50辆整体备用,搭载“氢腾”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的氢能客车积极践行绿色冬奥理念,为赛事提供了全天候、全方位的零碳动力出行保障。国家电投氢能公司已全部掌握催化剂、气体扩散层、质子交换膜、膜电极、双极板等基础核心技术。

 

(图6 清华大学副研究员、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秘书长 王贺武)

 

清华大学副研究员、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秘书长王贺武分析了氢能燃料电池汽车发展里程碑阶段,在2025年时,实现运行车辆5万-10万辆,加氢站数量超过1000座。2035年时,保有量80万-100万辆,加氢站数量超过5000座。同时,王贺武副秘书长重点介绍了以张家口为核心的河北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推进情况。

 

(图7 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于民)

 

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于民分析,持续的技术创新是保持产业竞争力,推动产业进步的关键,快速降本是确保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应探索研究氢燃料电池应用碳足迹追踪评价标准,赋予氢能及燃料电池项目金融属性,刺激社会主动应用示范。

 

二、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氢能中心与Agora能源转型论坛签约仪式

 

(图8 Agora能源转型论坛总干事 马库斯·施泰根伯格)

 (图9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常务副秘书长 刘小诗)

 

在氢能产业高峰论坛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氢能中心与Agora能源转型论坛举行了签约仪式。Agora能源转型论坛总干事马库斯·施泰根伯格和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常务副秘书长刘小诗发表致辞。马库斯·施泰根伯格介绍到,欧洲和中国在绿色氢能经济方面极具潜力,应在研究氢能战略方面相互深度交流学习,Agora能源转型论坛期待与百人会氢能中心更进一步的合作。刘小诗常务副秘书长提到,中德是全方位的战略伙伴,两国在交通运输、汽车制造、新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等众多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氢能中心和Agora能源转型论坛将开展高水平的国际交流合作,支持双方在德国及中国开展科技和产业领域的交流研讨以及培训活动,双方还将共同推动两国在氢能、能源转型、碳中和等领域的课题研究和产业合作。

 

(图10 签约仪式)

 

Agora能源转型论坛中国项目负责人涂建军和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氢能委员会主任张真共同签署了合作协议。

 

Agora能源转型论坛是一个独立的能源转型智库,有100多名专家在世界各地从事能源系统脱碳工作。总部在德国柏林,在全球包括中国在内的25个国家拥有合作伙伴。

 

三、下半场主题:金融财税政策如何协同支持氢能产业发展

 

氢能因其脱碳特性而具有绿色溢价,未来将会成为绿色金融支持的优质资产载体。氢能产业论坛下半场的主题是:金融财税政策如何协同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百人会氢能中心联合中央财经大学共同推出《构建与“双碳”目标相一致的氢金融体系》研究报告,由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副所长史英哲教授做引导发言,讲述报告要点。

 

(图11 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副所长 史英哲)

 

史英哲教授提出,通过战略导向、公共部门的财税政策、绿色金融的精准支持,构建“1+2+4+N”氢金融政策体系。应充分发挥地方科技金融体系对氢产业相关技术研发的支持作用,发挥财政资金对社会资本投入的杠杆效应。推动碳市场对氢能发展精准助力,完善氢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氢能数字化发展与共享机制建设和国际合作。

 

(图12 北京绿色交易所董事长 王乃祥)

 

北京绿色交易所董事长王乃祥分享了绿色交易所在环境权益交易、绿色公共服务、低碳发展服务、绿色金融服务四大业务板块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思考。环境权益交易板块,探索将氢能产业实际形成的碳减排量开发为CCER并通过绿色交易所交易的可能性。绿色公共服务板块,探索寻找氢能产业在交通领域的有效应用场景。低碳发展服务板块,联合专业机构共同研究开发氢能产业相关的碳减排核算标准。绿色金融服务板块,共建氢能产业绿色项目库和企业碳账户,服务氢能产业绿色投融资。

 

(图13 农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杨钧凯)

 

农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杨钧凯指出,农银投资持续推进氢能行业跟踪研究,努力引导和带动更多社会资本加大支持氢能制、储、输、用氢全链条安全技术开发应用,形成自主可控的氢能先进技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核心零部件和关键装备,在重大产品示范应用和产业化发展上实现金融赋能。

 

(图14 恩泽基金总经理 周雨萱)

 

恩泽基金总经理周雨萱提到,在投资布局上,恩泽基金围绕产业链,构建生态圈,打造“H链H圈和E链E圈”。E链E圈,是围绕电动汽车产业链,构建移动能源服务生态圈。围绕动力电池上游材料、电池资产运营来展开。H链H圈,是沿着氢能供应链,布局电解水制氢、氢储能、燃料电池电堆及上游材料来展开。在氢能领域的布局上,交通领域的应用只是一方面,通过氢能实现工业领域的深度脱碳是更为广阔的场景。

 

(图15 壳牌氢能事业部亚太区总经理陈肇楠)

 

壳牌氢能事业部亚太区总经理陈肇楠指出,氢能在中型、重型车辆方面的应用深具潜力,氢燃料电池重卡、加氢站、电解槽,各产业链的技术尚未成熟,应充分体现“抱团取暖”的重要性。绿氢制备与可再生电力、交通应用及工业脱碳相结合,是未来主流发展的绿氢产业链商业模式的一种。海上风电制氢是未来绿氢产业发展的必然方向之一,也是国内沿海地区开发可持续氢气供应的主要探索方向。成本是大规模推广绿氢的主要障碍因素之一,政策扶持是确保绿氢具有竞争力的重要基础。

 

氢启未来

 

随着氢能国家战略的确定,氢能关键技术材料的创新突破,面向2025年,我们相信伴随氢能产业生态体系的不断完善,财税金融政策工具的不断赋能与正向激励,氢能产业的发展将会全面进入新阶段,真正成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