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最新动态

绿色能源与企业低碳转型能力建设系列培训 第1期圆满结束

2024.04.24 浏览量:1656

4月18日-19日,山东氢谷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成功举办第1期“绿色能源与企业低碳转型能力建设”系列培训。有来自上海庆控科技、深圳百润晟新能源、北京箕君新能源、易俐特自动化、中氢永盛新能源、西安诚硕丰、北京创智蓝环镜科技、重庆三峡水利电力、河南丰年新能源等十多家企业的二十多位企业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报名参加本次培训,并取得培训结业证书。本期培训主题是“绿氢氨醇技术路线、工程实践与市场机遇”,包含18日-19日上午的产业培训和19日下午的实地调研两部分。

全体学员合照

18日-19日上午的产业培训邀请了来自山东氢谷新能源技术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庄信万丰、中石化新星公司等院校和企业的9位资深专家授课。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低碳融合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山东氢谷新能源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真讲授了《绿色能源版图与入局机会》和《绿色燃料的认证与投资分析》两堂课程。《绿色能源版图与入局机会》阐述当前绿氢作为“双碳”目标的核心抓手,电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在多个应用场景特别是绿色甲醇、绿氨、绿色航煤市场需求的催动下面临的产业机遇。《绿色燃料的认证与投资分析》课程分析了欧盟ISCC认证体系,介绍绿色燃料认证前的流程规范,并从投资视角展开来看氢能产业的机会与挑战。

中央财经大学可持续准则研究中心研究部主任刘倩讲授了《中国可持续披露准则及企业的ESG信息披露应用与提升》课程,分析了市场ESG评级方法和框架、ESG投融资情况、ESG企业案例,以及如何提高企业的ESG评级。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业务创新部副部长聂利彬讲授了《碳定价与企业碳管理》课程,解释碳定价原理、碳排放配额原理、碳交易市场运行逻辑,以及介绍了全国碳交易市场建设和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设情况。

电解水制氢行业资深专家马震讲授了《国内外绿氢技术以及项目发展介绍》课程,介绍了碱性、阴离子交换膜、质子交换膜、高温固体氧化物、无膜电解法、耦合法、直接空气电解法、毛细管电解法等电解水技术路线和发展趋势,以及电解槽性能评价和材料体系,并汇总国内外电解水制氢项目的招投标和规划情况。

JM中国区脱碳解决方案负责人熊光涌讲授了《绿色燃料技术与市场介绍》课程,介绍了传统甲醇的市场现状与技术路线、绿色甲醇市场与技术路线以及生物质/城市固废/二氧化碳加绿氢制可持续航煤技术方案,并列举相关经典案例。

中石化新星公司发展计划部副经理丁畅讲授了《万吨绿氢项目的建设经验》课程,介绍中石化新星在建设大规模特别是万吨级绿氢项目方面的建设经验、创新方案,以及项目落地和运行过程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举例目前万吨级绿氢项目所取得的成果。

中国化学东华科技绿色化工团队技术总监冯玉峰讲授了《绿色甲醇项目经济性分析及难点解析》课程,介绍了生物质制绿色甲醇、电制甲醇、生物沼气+绿氢制甲醇的生产路线,并分享了绿色甲醇项目生产的痛点和难点。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氢科学中心副主任邹建新讲授了《氢能储运技术发展现状及挑战》课程,介绍了管道输氢等气态储氢、低温液态储氢、富氢液态化合物储运氢、固态储氢等氢能储运技术路线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博导、剑桥大学三一学院荣誉研究员胡志刚讲授了《绿氨储运氢技术与工程应用案例分析》课程,介绍氨合成工艺,例如哈伯法、化学链合成法、光化学合成法、电化学合成法等,举例分析国内外绿氨工程应用案例,分析氨储运成本。

19日下午,组织培训班学员实地调研参观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海泊尔加氢站、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国家电投北京氢能中试与生产基地等地。

参观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

第一站是参观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该示范区涵盖了氢能研发、利用、制造、展示、交流等多个方面,旨在推动氢能产业的技术创新和商业化应用。一期工程约5万平方米,已于2021年建成投运,现已建成一座集加氢站、交流展示中心、研发孵化器及配套服务于一体的示范区,目前已有136家氢能企业入驻,初步形成氢燃料电池产业聚集效应。

海珀尔加氢站

第二站参观了海泊尔加氢站,位于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海泊尔是全球最大的气氢加氢站,配备了8台加氢机、16把加氢枪,日加氢量可达4.8吨,每天多达上百辆氢燃料电池汽车加氢。

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

国家电投北京氢能中试与生产基地

第三站参观了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和国家电投北京氢能中试与生产基地,国家电投北京氢能中试与生产基地建设内容包括生产车间、供氢站等,未来将成为生产氢燃料电池的重要基地,投产后有望实现年产氢燃料电池3000套的目标。

经过两天的产业培训和实地调研,“绿色能源与企业低碳转型能力建设”系列培训第1期圆满结束,全体学员顺利完成学习培训并取得相关结业证书。